水产养殖业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全球食品供应和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我国作为世界渔业大国,在水产养殖领域成绩斐然。2023 年,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 7100 万吨,养殖产量占比高达 81.9%,人均占有量超过 48 公斤,养殖种类更是多达 300 种以上,涵盖了鱼、虾、蟹、贝、藻等丰富品类。
当前,水产养殖业正朝着绿色、集约的方向大步迈进。工厂化水产养殖水体不断扩大,截至 2022 年已达 1 亿多立方米。全国水产苗种繁育主体超过 2 万余家,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数量达 101 家,实现了主要养殖品种的全覆盖。同时,生态健康养殖理念深入人心,全国已创建 289 个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,面积达 2927 万亩,有效降低了养殖污染排放强度。
然而,行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。水产养殖与水生态环境的关系成为社会关注热点。部分地区因采用高密度、不合理的投饵型养殖方式,导致水域环境富营养化,对水生态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。此外,随着全球气候变化,极端天气频发,给水产养殖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。台风、暴雨可能破坏养殖设施,高温、低温则影响水产动物的生长和生存。
展开剩余32%面对挑战,水产养殖业积极探索应对之策。一方面,大力推广科学合理的养殖方式,鼓励发展不投饵的滤食性鱼类和滩涂浅海贝藻类增养殖,以渔净水、以渔控水、以渔抑藻,修复水域生态环境。另一方面,加强科技创新,研发先进的养殖设施设备和精准的养殖管理技术,提高养殖效率和抗风险能力。例如,通过水质监测系统实时掌握水体环境参数,精准调控养殖水质;利用智能化投喂设备实现精准投喂,减少饲料浪费和水体污染。
展望未来,水产养殖业前景广阔。随着人们对优质动物蛋白需求的不断增加,以及渔业领域践行大食物观的深入推进,水产养殖业将在保障食品供应安全、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。
发布于:湖北省诚信配资-可靠的配资门户-股票配资资讯-股市开户网上开户流程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